欢迎访问第二金融网  今天是 2024年12月22日 星期天

关注财经热点

一起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全球股市

热门搜索:概念股金融股票

当前位置: 首页 > 债券

熊猫债发行火热,人民币向国际融资货币迈进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陈植 上海报道

中美货币政策分化的另一个“多米诺效应”,正在逐步显现。

中国央行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境外主体在中国境内发行1060亿元人民币(约合150亿美元)的“熊猫债”,同比增长58.2%。

其中,今年上半年熊猫债的发行量达到720亿元人民币,创下同期历史新高。

所谓熊猫债,主要是指注册地在境外的机构依法在中国境内发行的、约定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以人民币计价的债券。截至今年8月底,境外主体在境内累计发行434只“熊猫债”,累计发行募资规模达到7402.2亿元。

一位外资银行投行部人士向记者透露,目前多家跨国企业正在积极酝酿发行熊猫债。究其原因,是当前人民币融资成本远远低于美元,令熊猫债成为众多跨国企业低息融资的新选择。

记者获悉,当前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达到4.7%,相比同期中国国债收益率高于2个百分点,加之市场认购热情、企业信用评级、汇率套保成本不同,目前跨国企业通过发行熊猫债募资的实际融资成本,要比美元融资低了约2.2个百分点。这驱动越来越多跨国企业将熊猫债视为低息融资的重要路径。

这位外资银行投行部人士还指出,今年以来熊猫债发行格外火热的另一个原因,是去年底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发布的《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境外机构境内发行债券资金管理有关事宜的通知》(下称《通知》)。

《通知》一方面对熊猫债在两个市场发行制定了统一规范,有利于增加市场的透明性和可操作性,另一方面明确熊猫债募集资金既可留存境内使用,也可汇往境外使用,并鼓励境外机构境内发行债券募集资金以人民币形式跨境收付及使用,无形间大幅拓宽了熊猫债募资的使用范畴,激发海外跨国企业以此低息融资的热情。

穆迪副董事总经理钟汶权表示,2023年上半年,外国发行人在中国境内市场发行的人民币计价的熊猫债券发行量攀升至人民币720亿元,相当于2022年全年发行量的85%,主要原因是中美利差扩大,令人民币计价债券相比美元债券的融资成本较低。鉴于中美利差依然存在,他预计熊猫债发行热趋势还将持续。

这推动人民币快步向国际融资货币“迈进”。

央行数据显示,今年9月,人民币在全球贸易融资领域的占比达到5.8%。

“这背后,是相比美元融资成本高企,人民币的相对较低融资成本,加之升值空间较大,正令越来越多海外企业考虑使用人民币融资支付各类跨境贸易投资款项,令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有序推进。”一位股份制银行跨境业务部人士向记者表示。

熊猫债缘何受追捧

上述外资银行投行部人士向记者透露,受中美货币政策分化导致人民币融资成本远远低于美元影响,越来越多跨国企业都在考虑发行熊猫债。

“今年以来,不少跨国企业都来咨询发行熊猫债的可行性,以及如何搭建发行熊猫债的账户体系。”他告诉记者。这背后,是今年以来美联储持续大幅加息,令基准利率达到5.25%~5.5%,进一步激发跨国企业考虑发行熊猫债低息融资的热情。

这位外资银行投行部人士直言,当前越来越多跨国企业都在抱怨美元融资成本太高,他们起初也考虑用欧元英镑融资,但考虑到欧洲英国央行正跟随美联储进一步加息,他们很快放弃这个想法。期间也有部分跨国企业考虑使用日元融资,但由于日元汇率持续下跌,令日元汇率风险对冲操作成本大幅抬高,他们认为使用日元融资的实际融资成本不低。

于是,越来越多跨国企业都纷纷瞄向人民币。一方面中美货币政策分化令人民币融资成本明显低于美元,另一方面中国相关部门采取一系列稳汇率举措令人民币汇率企稳反弹,导致人民币汇率风险对冲操作成本明显下降。这令众多跨国企业日益青睐使用人民币融资,进一步提振发行熊猫债的热情。

记者多方了解到,由于熊猫债发行主体主要是高信用评级的跨国企业,令债券本息兑付安全性极高,也吸引国内各路资本争相认购,也给熊猫债发行热创造良好环境。

一位外资企业中国区财务总监告诉记者,他们积极探索发行熊猫债,还受到《通知》的鼓励。以往,熊猫债募资资金只能留在中国境内使用,但《通知》允许熊猫债募集资金也可以汇往境外使用,等于大幅拓宽了熊猫债募集资金的使用范畴。

“若熊猫债发行成功,我们打算将部分募集资金汇往总部,一方面用于海外分支机构对华贸易人民币结算,另一方面也能将人民币纳入企业储备资金池,促进储备资金多元化配置,降低过度依赖单一货币的汇率风险。”她告诉记者。

前述外资银行投行部人士向记者透露,也有部分跨国企业打算将熊猫债募集资金用于东南亚地区投资建厂。究其原因,东南亚当地对人民币的接受度较高,且人民币募资成本也明显低于东南亚当地货币,可以降低跨国企业的信贷利息支出等财务压力。

人民币“变身”国际融资货币?

在业内人士看来,熊猫债发行热,正进一步带火人民币的国际融资货币属性。

“不只是跨国企业积极探索发行熊猫债,不少新兴市场国家中小企业也在向当地金融监管部门申请人民币资金用于对外跨境贸易支付结算,这表明人民币在国际融资领域的普及度正在增强。”一位外资银行人士向记者透露。这背后,是不少新兴市场国家美元储备不足,加之美元融资成本持续高企,导致当地企业必须考虑使用其他货币“替代”并用于跨境贸易结算,给人民币作为国际融资货币创造了新发展空间。

在他看来,目前人民币在国际融资领域使用普及度较高的,主要是与中国央行签订本币互换协议的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通过双边本币互换协议,这些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可以获得相对充足的离岸人民币,有助于吸引当地企业更便捷地获得人民币融资用于跨境贸易投资付款结算。

“我们还注意到,由于美元融资成本日益高企,这些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企业对人民币低息融资的青睐度日益增加。甚至不少当地企业之间已开始相互拆借人民币,因为他们发现这项操作的实际融资成本更低。”这位外资银行人士向记者指出。

一位私募基金宏观经济学家指出,若要让人民币的国际融资货币属性进一步增强,不能仅仅依靠“低利率”这个推手,毕竟美联储很快可能进入降息周期,导致人民币的融资利率优势将大幅收窄。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让中国企业与海外企业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范畴,进一步提升海外企业的人民币使用便捷度,持续扩大海外企业的人民币使用用途,将是助推人民币成为新型国际融资货币的更重要基石。

“人民币作为跨国企业的融资工具,能够在负债端使用人民币,自然会推动人民币的跨境使用。一些境外企业之所以使用美元作为计价货币,是因为其配套服务完整——无论是全球贸易结算余额管理,还是资产端投资等,都能够通过发债推进。所以要推动人民币成为国际融资货币,离不开人民币国际化,包括构建全面的金融产品,才能促进人民币成为真正意义的国际货币。”德意志银行债务资本市场主管方中睿(Samuel Fischer)认为。

(作者:陈植 编辑:张星)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第二金融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要收藏
0个赞
转发到:
阿里云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