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平说静语
汽车金融行业最热的话题是银行关停“高息高返”产品,我之前写过多篇文章。
为什么关停?我之前也写过多篇文章。
本文简单简述一下它为什么出现?
1.银行需求资产,汽车金融对很多银行是新业务。做4S店业务,直接对手是汽车金融公司,新进入汽车金融的银行(包括大多数做了很多年的银行),专业上不及汽车金融公司,怎么办?一家银行领导说“能力不足、佣金来凑”,佣金战由此而生!
2.为什么银行专业能力不如汽车金融公司?汽车金融公司业务模式是2004年美国背景的汽车金融公司根据当时我们现场导入的固定价格业务模式,或者说银行对手其实是美国汽车金融公司的徒弟。
![]() |
仔细看上图2004年之前的事件。
下一个问题是:美国金融机构公司在汽车金融业务的专业性也强于银行吗?答案是否定的,见下图:
![]() |
专业性等于市占率,汽车金融公司(CAPTIVE)的市占率持续萎缩。
3.银行没想过从汽车金融业务赚大钱,但是没想到会亏损这么多。因为产品设计理念与方法不适合红海市场(买方市场):
a)2022年,我说跟银行领导说“全款转贷款”,高提前还款率导致亏损,完全没人相信。反例:为什么招商银行卡中心没有推出“高息高返”产品,转战欺诈风险高很多的特斯拉造车新势力。我们看看哪家卡中心营销做的做好——招行。销售与营销功能完全不一样,销售是为了业务量最大化,营销是为了利润率最大化。
b)蓝海市场不需要营销,但是红海市场营销很重要很重要。按照欧美金融机构看法,营销管理对利润率贡献度为80%、欺诈管理对利润率贡献度为15%、信用管理对利润率贡献度为5%(变化越小,贡献度越小)。
仔细看看上图,美国汽车金融公司做的客户可接受价格。我很负责任的说,所以金融业务的客户可接受价格的人人都是源于信用卡业务客户可接受价格,也就是说银行这方面比CAPTIVE强很多(更多内容参见《有金融机构在做客户可接受定价!!!!!》)
总结:汽车金融业务未来落在何方?见下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