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大家先分享一个小感慨。
院长这两天跟一些机构组团,去调研另外一家机构的非公开资管产品。
大家可能不知道,机构决定一笔投资的决策过程,其实很费时费力。要做各种横向对比,多方交叉验证,然后写报告,最后开会(我们叫“投决会”),集体决策拍板。
这期间,往往要牵扯到至少五个人,流程上的每个人都要了解这个资管产品的方方面面。
等最终准备开始落实,可能就要好几个星期之后了。
而这个资管产品又挺热门的,万一到时候限购,不让进了,那前面的工作就全白干了。
而且,很多中小型机构,虽然参加了调研,但最终不会买。即使要买,也就买个一两百万元。对应的管理费收入,一年也就一万元,可能出差费都比这个多。
所以其实资管行业很多时候都在做无用功,效率非常低下。
看起来是出差了,开会了,研究了,写报告了,最终结果往往也就那样,对净值没有什么贡献。倒是每周一要交的“上周总结”,诶嘿,又可以多写半页了。
为什么要跟大家分享这个事呢?
因为院长在我们粉丝群里观察下来,感觉我们很多普通投资者,其实也是非常低效率的。
一个典型的“勤奋的”股民,每天早上一睁眼,就开始刷新闻、看公告。
开盘后,就无心工作,时不时要翻翻手机。涨了,就很开心,想再加仓一点。犹豫了半天,最终还是怕死,没有下单。
下班回家后,把各路自媒体大V的观点都看一遍,最后看得自己都迷糊了,也没得出什么有效的结论,最后愤愤不平地跟某位股友吐槽一句“A股真垃圾”。
这样周而复始。
一看账户里管的钱,五万元。
目前A股做得最顶尖的基金经理,长期来看年化收益一般也就15%左右。以50000元的本金计算,对应平均一年的收益其实也就7500元。
请注意,这7500元,是我们坚持不懈,每个交易日雷打不动刷新闻、看公告、复盘总结之后,做得最好的结果。
这么辛苦,真的值吗?付出和收益是匹配的吗?
结论还是挺明显的,对吧。
投资最终毕竟为了改善生活。如果本金并不多,其实我们简单抄抄作业,适当无脑一点,结果往往也大差不差,自己生活就可以轻松很多。
举个例子,很多朋友现在每天都在手动盯盘,利用网格交易来做T。
网格大家基本上都还是听说过的。简单来讲,就是设好一个固定的比例,做高抛低吸的操作。
比如我一格是4%,每格用资金1000元,那么当一个ETF在震荡过程中先涨了4%又跌回去,网格就会先卖出1040元,再买入1000元。这1000元就自动做了一个T,带来了1000x4%=40元的收益。
为了一个星期多赚40元而每天盯盘,其实还是挺累的。
但我们现在其实是有自动网格交易系统的。除非是我们判断大涨来临,临时关闭网格执行保持仓位,其他时候,都可以让系统自己去运行。我们只需要完成初始设置,后面就不用管了。
作为院长粉丝福利的一部分,这个自动做T的工具目前也免费开放给大家使用。大家可以加我好友进粉丝群,找我的助理领取自动网格交易系统。
(转自:ETF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