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轮债市调整是由货币政策、宏观环境与投资者教育等多重因素在一个非常态的环境中发生的。
近期的债市调整最终导致部分以债券为主要底层资产的银行理财产品净值回撤,引发投资者的赎回潮,迫使理财机构抛售债券或赎回基金,从而引发更广泛的效应。目前,央行在公开市场介入维护市场稳定的情况下,相关产品的净值回撤已经趋缓,市场担忧情绪得以缓解。
此轮债市调整,从现象看,市场总结主要有两个因素。一是流动性变化,即资金面边际收紧与银行同业存单和MLF大量到期有关,叠加双十一期间备付金冻结,资金利率向政策利率中枢靠拢,流动性短期承压;二是预期变化,在影响经济增长的两个重要方面,即市场认为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会进一步有效促进消费恢复,而解决地产企业资金困境的相关政策可能意味着楼市会迎来反弹。这种宏观上预期转变,使得沉浸在廉价资金投资思维的机构出现大幅反应。
事实上,此轮调整源于一种极端的单向的市场行为。首先,今年春节后部分地方的疫情冲击经济,二季度GDP增速为0.4%,经济挑战加剧。今年以来,楼市调整以及疫情因素等影响持续,以及俄乌冲突对全球市场带来多重影响。为应对冲击,宏观政策保持了一个较为宽松的货币环境。与此同时,一些城市房价有所下行、利率多次下调等,导致许多居民更关注投资安全而非收益,大量资金涌入理财市场,这些资金最终主要流向了债券市场。
首先,市场在短期的货币环境中,受过度主观的宏观预期影响,忽略了资金利率变化带来的风险。事实上,从8月开始资金利率就已经逐步回升,回购利率从1.4%-1.5%的低点回升至1.8%-1.9%,逐步向政策利率靠拢。1年期的国有银行存单发行利率已经达到2.5%。在资金价格中枢逐步抬升的过程中,市场并没有做出及时反应,调整投资结构。
央行发布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称,高度重视未来通胀升温的潜在可能性,市场预判货币政策将会出现转向,结果引发赎回潮。
其次,在完成净值化转型后,理财产品的净值曲线会跟随市场波动,对投资者而言就像股票一样,能实时观察收益。本轮债券调整主要集中在货币基金、短债基金、银行理财等产品的集中配置品种,在流动性冲击下,这些资产容易造成净值波动。理财产品一旦出现连续回撤,会引发理财产品投资人的集中赎回,形成挤兑效应,迫使管理人抛售,形成流动性践踏,极易形成连锁性抛售带来的金融风险。与股市投资者在市场双向博弈不同,股市虽然情绪化更强,但系统性风险较低。但是,对于20万亿-30万亿规模的理财市场而言,在利率反转时会形成市场行动的一致性,出现“赎回—下跌—赎回”的负反馈,风险极大,需要警惕和防范。
应当说,此轮债市调整是由货币政策、宏观环境与投资者教育等多重因素在一个非常态的环境中发生的。超低利率与经济承压导致居民涌入理财市场,机构涌入债券市场,导致资产配置失衡。当利率转变时,市场被迫再平衡引发风险。在这个过程中,一些投资机构对宏观环境的判断情绪化,这种不成熟的心态也会导致对市场变化失去敏感性,在政策变化时行为反应偏激,加之失衡的投资结构,容易引起投资者群体性恐慌。这种市场文化和表现有待持续改进。
上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