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中国信托业协会发布消息称,2023年中国信托业年会在6月30日召开,年会主题是“信托业高质量发展”,包括监管部门、行业机构和协会、智库等100余名代表参会。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党委委员、副局长肖远企出席会议并讲话。年会还进行了分组讨论,原银保监会信托部主任赖秀福对信托行业的发展和监管进行了具体安排与部署。
会议强调,各信托公司要在以下几个方面重新检视、谋划和行动:一是探索可持续的商业模式。要结合本公司优势,确立自身的客户结构、业务结构和业务范围,不贪大求全,不盲目冒进,有多大能力办多大事,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之路。二是持续完善公司治理。关键是加强党的领导,发挥党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建立制衡机制,从制度上防范股东掏空公司、损害委托人利益的隐患;健全激励约束安排,严防短期行为,严格防范风险;加强合规文化建设。三是要切实防控好风险。如果信托业不能管控好风险,就会失去投资者的信任。四是要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按照政治强、业务精的标准,加强各级管理和专业人才培养,提升投研投资、风险管理、信息科技等专业化水平。在高管选聘、考核、薪酬激励等方面建立多方共商机制。五是真正践行ESG理念。要充分认识ESG理念与行动的重要性,真正在战略、文化和业务等各个方面践行ESG理念,提升公司和行业良好形象,固化和强化市场的信任与信心。
从资金认购意愿来看,信托似乎正在逐步丧失吸引力。但业内人士认为,伴随着三分类新规的正式实施,信托公司有望在逐步化解风险的同时重塑具备竞争力的产品。
6月1日,原银保监会下发的三分类新规正式实施。根据新规,信托公司应当以信托目的、信托成立方式、信托财产管理内容为分类维度,将信托业务分为三大类共25个业务品种。中国信托业协会特约研究员简永军认为,分类新规的及时出台,为正处于转型迷茫期的信托业指明了方向,引导行业以规范方式发挥信托制度优势和行业竞争优势,加速信托业高质量发展步伐,为信托业在金融体系中找到差异化竞争力奠定基础。